2017-09-26  全民退保與長期護理的關係

文:劉藹琳 (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)

根據世界銀行所提倡退休保障的框架裡,一共有五根支柱,其中包括非正式財政援助等「公共服務」(第4支柱)。隨著踏入第三齡及殘疾人士過往勞損的情況慢慢浮現,出現周身病痛,醫療、照顧支援的開支非常大,是眾人皆知的事實。現時政府的福利理財哲學是將「資源留給最有需要的人」,不但容不下的「全民退保」外,就連公共服務亦不存在人人平等的道理。政府看到的反而是社會多了「較有能力」的一群,要在公共服務中執意向這一群「開刀」。

政府為我們提供甚麼保障? 非正式財政援助

現時的第4支柱主要是非正式財政援助,例如醫療券、長者2元乘車優惠等。為了回應社會對應施全民退休保障的壓力,政府在最近的施政報告中對非正式財政援助有所放寬,包括將長者醫療券的受惠年齡由70歲降低至65歲;在75歲或以上、單身長者資產不多於14.4萬元、夫婦長者資產不多於21.8萬元的長生津受惠人,獲豁免公立醫療費等。但要知道,這些非正式財政援助並未能使長者有一個穩妥的保障。假使有了長者醫療券,長者每日仍要面對私營使市場高額的消費,牙科、眼疾這些等一下子就把$2000的醫療券都用光,而在現時公立服務人手、資源嚴重不足下,透過資產審查所得的豁免醫療費援助實在不大,這些的新政策盡其量只是做好最基本的保障。

政府為我們提供甚麼保障? 照顧服務

生活保障中的長期照顧服務、醫療等,是長者及殘疾人士十分需要的,所以退休保障與長期護理服務的關係密切。可惜,現時資助的長期照顧服務,不論是社區照顧服務,還是住宿照顧服務均是供不應求,而且多集中在補救性方面,即待長者「最殘」、「最弱」時才有機會輪候院舍等,反映缺乏延緩長者身體機能惡化的思維。

事實上,很多長者需要使用一些低成本的家居照顧服務去支援生活,如家居清潔、陪診、送飯服務等,但往往需要輪候半年、甚至數年的時間才獲得服務,使預防支援的功能一直不能彰顯出來。然而,私營服務收費昂貴,一般每小時約70-100元不等。試問長者每月只有$1,325或$2,565的生果金或長者生活津貼時,除了應付每天三餐溫飽、日常用品、房屋租金、水電煤等等的開支外,那會有餘錢可以使用私營服務呢?現時使用私營服務一般也會用上3-5小時,動輒需用上數百元,對於長者來說已經可以抵銷很多餐的膳食費用,實在難以負擔昂貴的私營服務,因此只能寄望在資助服務上,但現實上資助服務卻明顯不足。

由於政府認為「有經濟能力」的一群,應為自己的護理服務負上一定的負責。從近年積極推行的「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」、「社區照顧服務券」及關愛基金的「離院支援服務」等建議,當中按經濟狀況設有共同付款級別,較有經濟能力的長者最多須支付服務券面額中的60%購買私營服務。這種資助模式是未來的一大趨勢,共同付款的服務模式只會令長者的照護理生活百上加斤。
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政報告指出:「今年的盈餘中預留三百億元,以加強安老和殘疾人士康復服務。」,政府頻頻在公開場合指出此舉是對安老、復康的承擔,但我們不禁反問:在政府不斷迴避平等的福利分配及政府作照顧服務的承擔者下,這三百億會有為安老保障帶來真正改變,還是利用財政預算案作為推行有利新政策的後盾? 上述種種服務資源的不足及「將資源留給最有需要的人」的思維,將令長者面對更艱難的退休生活。當政府指退休保障應只會回應「有經濟需要」的一群,這種思維只會將其他各支柱推向同一方向,因此,一個免審查的退休保障是晚年生活保障的基本防線。


 



全民退保方案

退保實用資料

退保Youtube

退保Facebook

退休保障事宜
小組委員會





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現時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,本年度的通訊方法如下:
電話: 2411  0196